视程障碍全称视程障碍天气现象,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凝结物和干质悬浮物在一定条件下聚积,影响大气透明度,造成能见度下降的一类天气现象。包括云、雾、降水以及烟幕、扬沙、浮尘、吹雪等。云、降水等除了影响能见度外、还对直升机飞行有很多其它重要影响,大家也比较熟悉。这里主要聊聊固体杂质形成的视程障碍对飞行的影响。
烟幕
烟幕指由燃烧或化学反应生成的大量极小固态微粒聚集于近地面层,使水平能见度等于或小于5公里的现象。城市工业区上空的烟幕常呈灰色或褐色甚至黑色。透过烟幕看太阳,太阳呈红色或淡红色。浓的烟雾可闻到烟的气味,局地水平能见度可小于l公里。
形成烟幕一般要有三个条件:
1、要有大量的烟粒来源;
2、低层有逆温层存在;
3、地面风速小(一般小于3米/秒)。
当三个条件都存在时,就有利于烟粒聚集形成烟幕,而风向则可以决定烟幕的传播方向。
烟幕在一天当中以早晨为多,有时和辐射雾混合形成烟雾,有时和霾混合形成烟霾,以这个季节最为常见。它们对飞行的影响较单纯雾或烟幕更明显。
靠近烟幕的机场,可能会犹如风向的突变而被烟幕笼罩,造成能见度突然转坏,影响直升机的起飞和着陆,严重时会危及飞行安全。因此要注意风向的变化,及时判断机场是否受烟幕影响。
烟幕不仅影响能见度,而且大多含有SO2分子和亚硝酸根离子,使空气呈酸性,对金属部件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,直升机的桨毂、旋翼桨叶、发动机转子叶片等重要部件同时也是易被腐蚀件,防止烟幕中有害气体对直升机机体的损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霾
是指大量细微的固体杂质(包括尘埃、烟粒、盐粒等)均匀地悬浮在空中,使水平能见度等于或小于5km的现象。背景暗淡时略带浅蓝色,背景明亮时呈浊黄色。霾中的远山、森林等深色景物呈浅蓝色,太阳呈淡黄色。
霾一般出现于逆温层下,有时也出现在空中某一层或有几层,各霾层间水平能见度良好,而倾斜能见度和垂直能见度不好。有霾时,地面能见度往往不一定很差(单独的霾一般很难使地面能见度小于1km)。
在霾层中飞行,由于空气混浊,同时霾粒反射蓝光的能力较强(高度越高,太阳辐射的蓝光成分越多),远处灰暗目标物体好像蒙上了一层淡蓝色的纱幕,难以识别。
在霾层以上飞行,气流平稳,能见度良好,但应注意不要把远处的霾层顶误认为天地线,同时由于霾层对阳光的散射作用,常看不清地面景物。
风沙
被强风卷起的沙尘使能见度小于5km的现象统称为风沙,其中能见度小于1km的,称沙(尘)暴;使水平能见度等于或小于5km的,称扬沙。
形成风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10m/s以上的强风和土质干松的地面。
春季,我国西北、华北地区,土地开始解冻,土质干松,加上植被稀疏,大风盛行,非常有利于风沙的形成。
在风沙区,常常是天空发黄、不见日月,能见度恶劣,飞行时不易辨认地标,易造成迷航、着陆困难等;沙粒进入机体和发动机,可能会造成机件磨损、油路堵窄、仪表失准等;沙粒对电磁波的衰减,以及沙粒与沙粒间,沙粒与机体表面摩擦而产生的静电,还可能会干扰无线电通讯和无线电罗盘。
伴随着风沙还会产生浮尘现象。细小的尘粒浮游在空中,使水平能见度等于或小于5km的现象,称浮尘。大风停息后,浮尘可以随空中风飘移到较远的地区。我国黄土高原一带的浮尘,有时甚至可以飘到江淮平原和四川盆地。
和霾一样,浮尘主要影响空中能见度。同时浮尘质点比霾大,主要散射长波光线,所以远处景物、日月常呈淡黄色。
吹雪
指地面积雪被大风吹起,大量雪晶在空中飘扬,使水平能见度小于5公里的现象。分低吹雪(高度小于2米)和高吹雪(高度大于2米),主要出现于我国北方积雪干松的地区。有时在降雪同时也有吹雪,两者混为一体,雪花漫天飞舞,这种现象叫做雪暴。
形成吹雪的条件,除地面有大风外,地面积雪必须是干松的。如果雪面积冰或者是湿的,就难以形成吹雪。因此,吹雪多在冬季产生于我国北方,特别是东北地区最常见。
吹雪中能见度较差,一般只影响直升机起落。雪暴则可能使能见度减小到几十米,对所有目视飞行活动都有很大影响。
(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)
来源:鹏程翔安·微信公众号